- 高考要求掌握的十八个文言虚词
- 高考要求掌握的十八个文言虚词 一、【而】 (一)用作连词。 1.表示并列关系。一般不译,有时可译为又 。 ①蟹六跪而二螯,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(《劝学》)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,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(《蜀道难》) ③夫赵强而燕弱 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 ④觉...
- 点击:10098 查阅全文...
- 浅谈古诗词的虚实结合
- 中国古诗词,源远流长,辉煌璀璨!千百年来,它如同一股气势磅礴的巨流,注入长江、黄河,奔腾不息,流淌在中华大地!它是多元的文化景观,肩负着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。它有石破天惊的艺术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:可谱曲弹唱;可朗诵歌台;又可淡泊明志,影响千...
- 点击:1681 查阅全文...
- 文言文阅读的“四要”与“四讲”
- 中学生有三怕:一怕文言文,二怕写作文,三怕周树人。怕文言文列在三怕之首。但丢弃了文言阅读,就是丢弃了古代文化。丢弃了古代文,就等于丢弃了另一只眼睛,同进也丢弃了另一条腿。因此,高考古文阅读题有增无减,而且花样迭出。如何让古文阅读充满兴趣、...
- 点击:1789 查阅全文...
- 是“比”还是“兴”
- 有一道这样的练习题:桑之未落,其叶沃若。于嗟鸠兮,无食桑葚!用的手法是比还是兴?不同的资料却有不同的说法。 一种说法是:以桑设喻,其叶沃若喻女子青春年华,以鸠无食桑葚喻女子不要对男子过分迷恋。这里运用了比的手法。(《文言文双色诠释》云南出版...
- 点击:1043 查阅全文...
- 文言句节奏停顿试题解答
- 节奏,《现代汉语词典》解释为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、长短的现象。古典诗文的节奏指的是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,在诗文适当的地方所作的短暂停顿。语文试卷上也屡屡出现这样的试题,这类题型涉及文字、词义、语法以及古代文化常识,综合考查了学生的文...
- 点击:1069 查阅全文...
- 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·曹端
- 曹端 曹端,字正夫,渑池人。永乐六年举人。五岁见《河图》《洛书》,即画地以质之父。及长,专心性理。其学务躬行实践,而以静存为要。读宋儒《太极图》《通书》《西铭》,叹曰:道在是矣。笃志研究,坐下著足处,两砖皆穿。事父母至孝,父初好释氏,端为《...
- 点击:994 查阅全文...
- 文言文背诵五法
- 背诵有两个明显的功能; 一、能帮助深入理解内容; 二、能提高阅读翻译的效果。因此学习文言文最好熟读到背诵,这对文言文阅读翻译的益处颇大。背诵文言文不等于死读硬背,而应讲求方法,可收事半功倍之效。 (法)一、化整为零法。 把一篇文言文当作一个整体...
- 点击:1716 查阅全文...
- 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
- 1.诗按音律分,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。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,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。 (1)古体诗: 包括古诗(唐以前的诗歌)、楚辞、乐府诗。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。古体诗不讲对仗,押韵较自由。古体诗的发展轨迹...
- 点击:1311 查阅全文...
- 高中文言文 可以这样学
- 文言素养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高中生应备的基本素质。但客观上,因文言本身与现代白话相去甚远,且语言精练、内涵丰富,可能带来艰涩难懂、歧义纷出,自然让学生视为畏途。面对新课程对文言学习提出的更高要求,同学应如何真正学好文言呢? 一、强化...
- 点击:6734 查阅全文...
- 文言文翻译答题指导
- 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性练习,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,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,是高考试题中的保留项目。目前高考采用的是直接用文字翻译的表述形式,分值一般为10分。那么,怎样才能正确地翻译文言文?文言文翻译又存在哪些...
- 点击:4374 查阅全文...
- 简简单单得高分:高考文言文翻译口诀
- 一、基本方法:直译和意译。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。所谓直译,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,做到实词、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。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;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,语言也不够通顺。所谓意译,则是根据...
- 点击:5081 查阅全文...
- 18个常见文言虚词
- 18个常见文言虚词 副标题...
- 点击:4726 查阅全文...
- 文言文训练中的功力提升
- 文言阅读能力的提升还需要了解考试中的出题思路。 天津市中考文言文阅读一般设置三道题,从词语、句子和对文章的理解三个角度考查。 文言语段内容一般涉及两类,即写人的和写事的。 南开中学 常虹 写人的是考查学生从人物活动的事件中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,...
- 点击:2157 查阅全文...
- 文言虚词的解答技巧
- 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,是阅读文言文不可或缺的知识。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,从总体来说,着眼于应用,不直接考语法,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;为降低难度,同时也是为了贴近中学教学实际,内容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,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。根...
- 点击:1792 查阅全文...